TOP
馬來西亞總理宣布,從1月13日至26日,對吉隆坡、普特拉賈亞、雪蘭莪州、沙巴州、柔佛州等地收緊行動管控措施,禁止一切群聚活動,只允許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貿易及運輸業、種植等五個領域繼續營業。據了解,行動管控升級再次將對馬來西亞再生銅生產、出口等造成不利影響。
2019年7月28日,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發布公告稱,應馬來西亞國內企業BAHRU Stainless Sdn. Bhd.于2019年6月30日提交的申請,決定對原產于或進口自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冷軋不銹鋼板卷(Cold Rolled Stainless Steel in coils, sheets or any other form)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本案初裁將于立案之日起120天內作出。調查問卷將發放至相關進口商、生產商、出口商及協會,其他利益相關方應不晚于2020年8月12日向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領取調查問卷,應不晚于2020年8月27日向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馬來西亞柔佛一鋁土礦生產商 馬來西亞AK礦業公司于兩周前恢復鋁土礦生產,預計7月份產量約35,000噸,該公司一消息人士透露。“我們于兩周前拿到了開采許可,并恢復生產,”該人士表示,6月份他們生產鋁土礦約20,000噸,目前持有約60,000噸庫存。該公司鋁土礦年產能120萬噸,于今年1月采礦許可到期后暫停生產。2019年產量約50萬噸,2020年預計生產鋁土礦20萬噸。他們主要生產水洗鋁土礦Al2O350%min SiO27%max,上月末他們出口約60,000噸鋁土礦到中國,計劃于下周出口第二船同樣數量的鋁土礦。當前馬來西亞鋁土礦Al2O350%min SiO27%max主流成交價格在34.5 35美元/噸柔佛離岸,預計下周將保持穩定。盡管中國氧化鋁市場疲弱,山東地區進口鋁土礦需求仍然強勁,當地氧化鋁煉廠保持滿負荷生產。
摩爾資源有限公司是中國一家鋁土礦生產商和貿易商 ,長期從事馬來西亞鋁土礦開采和貿易,計劃7月中旬恢復馬來西亞鋁土礦供應,首船約45,000噸,該公司某消息人士透露。“我們在馬來西亞關丹有鋁土礦投資和采礦證,”該消息人士稱。他們于上周末開始鋁土礦生產,未來一個月預計生產45,000噸左右。其鋁土礦年產能240萬噸,主要供應Al2O3 47%min SiO2 5%max水洗鋁土礦,目前還沒有庫存。2020年其目標供應量約100萬噸。該公司自2014年開始供應馬來西亞鋁土礦,之前最多一年可供應200萬噸左右,去年供應馬來西亞柔佛州鋁土礦約50萬噸,去年后期轉向馬來西亞關丹投資鋁土礦。由于開采限制,過去三個月中國沒有從馬來西亞關丹進口鋁土礦。當前印尼鋁土礦Al2O3 47%min SiO2 10%max離岸價格在34 35美元/噸持穩。
據外媒報道,由于COVID 19對于當前鋼鐵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馬來西亞安裕資源有限公司(Ann Joo Resources Bhd)與南達鋼鐵(Southern Steel)達成協議,解除雙方公司于去年擬定的合資計劃。該合資計劃先前是由安裕資源持有合資公司55%的股份,而南達鋼鐵將持有其余45%的股份,兩家公司此前計劃將各自的長材制造業務合并為一家新的聯營公司,旨在長材制造業務中發揮協同作用。而目前收到市場的諸多不確定性,該合資計劃也將面臨終止。
目前,馬來西亞鋼鐵業已陷入產能過剩的困境。根據馬來西亞鋼鐵工業聯合會(MISIF)和馬來西亞鋼鐵協會(MSA)的數據,2018年該國的鋼鐵現有和潛在產能總計超過2400萬噸,包括長材和扁平材產品,而需求僅估計為970萬噸。據MISIF稱,依托中國“一帶一路”規劃建造的項目助推了馬來西亞過剩產能的增加,并加劇了與當地制造商的競爭。在上述兩家機構的一份聯合聲明中提到:“受產能過剩影響,一家馬來西亞當地長材生產商的產能利用率降低到28%。馬來西亞鋼鐵生產商將繼續面臨虧損,這將導致企業停止運營并裁員。”該問題影響了先前宣布的某些項目的前景,因為馬來西亞當局可能會通過撤銷一些許可證并在經過詳細的風險評估后有選擇地頒發許可證來解決此危機。到目前為止,許多項目的實施日期尚不確定。其中一個是金獅集團擴大煉鋼和軋制產能的項目。該項目包括在萬津的金獅高爐公司安裝一座年產能250萬噸的高爐,以及在雪蘭莪州建造一個年產能160萬噸的基于轉爐的熔煉車間用于生產板坯,同時還將建設一座年產能160萬噸的中厚板廠。協德控股公司(Hiap Teck Venture Berhad)計劃擴大煉鋼產能,二期和三期工程計劃分別增加80萬噸和200萬噸產能。美麗華工業集團(Melewar Industrial)在其位于巴生的工廠安裝了24萬噸/年的冷軋線,永光鍍鋅工業公司(Yung Kong Galvanising Industries Berhad)在砂拉越州的古晉安裝了8萬噸/年的涂鍍線,馬來西亞扁平材和涂層鋼的產能將由此得以提高。馬來西亞錦記鋼鐵(Kinsteel)的子公司Kin Kee鋼材服務中心也將助力于該國的煉鋼和軋制產能增長。錦記鋼鐵計劃與中國天津強邦實業有限公司建立合資企業,雙方已選擇在吉打州運營一座棒線材廠作為生產基地。該廠的熔煉車間包括四座感應爐和一個用于生產120毫米厚鋼坯的5流連鑄機。該年產能50萬噸的工廠計劃于2021年3月投產。據估計,在中長期內,馬來西亞可以增加250萬噸生鐵產能、490萬噸粗鋼產能,50萬噸鋼坯產能、160萬噸板坯產能、160萬噸中厚板產能、24萬噸冷軋卷以及8萬噸涂層鋼產能。這一發展動態引起馬來西亞當局的,未來局勢將復雜化。與許可證發放相關的主要討論話題之一是中國文安鋼鐵有限公司年產能1000萬噸的項目。擬建在砂勞越州民都魯的該項目計劃于今年年中動工。如此大型的鋼鐵項目的投產無疑將加劇馬來西亞產能過剩,因此該國相關部門尚未做出最終決定。業內人士稱,新的投資需要將馬來西亞鋼鐵行業提升到新水平,而不僅僅是增…
4月29日,澳大利亞Lynas Corp周三表示,將遵照馬來西亞政府的命令,將旗下馬來西亞稀土加工廠關閉時間延長兩周。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4月23日表示,雖然馬來西亞新冠疫情近日有所好轉,但政府決定第三次延長現階段實施的“行動管制令”,以爭取早日完全控制疫情。穆希丁當晚發表電視講話時表示,雖然馬來西亞疫情發展顯現積極跡象,但仍必須繼續采取現階段所實施的限制措施,直至完全控制疫情。因此,政府決定再次延長“行動管制令”至5月12日,不排除再次延長“行動管制令”的可能。穆希丁表示,政府正考慮重啟經濟的舉措,可能在嚴格管控措施下開放更多經濟領域。政府還決定采取有限寬松措施,包括將分階段允許“行動管制令”實施以來滯留在學校的學生返鄉、考慮給予部分有需求的民眾一次性長途出行許可等。一些部門可能會獲準恢復運營。Lynas是中國以外的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商。Lynas表示其在等待馬來西亞政府就其“關鍵行業”狀態的申請作出決定。補充道,其產品對于包括醫療器械在內的關鍵行業的供應鏈至關重要。
據外媒報道,馬來西亞一家大型鋁土礦生產商Aras Kuasa Sdn Bhd原計劃在3月初恢復鋁土礦生產,但由于該國領導人的變動,計劃未能如期進行。由于領導層更替需要時間,Aras Kuasa上周未能獲得新的采礦許可證,預計一個月后可獲得新采礦許可、恢復鋁土礦生產。目前由于許可證到期,該公司已停止生產。1月份,公司鋁土礦產量約60,000噸。
吉隆坡11月4日消息,馬來西亞一名部長周一稱,馬來西亞將在12月或1月發放鋁土礦開采許可證。自2016年初因不受監管開采和水污染禁止采礦后,此次發放許可證標志著采礦活動恢復。馬來西亞曾是頭號鋁產國中國的最大鋁土礦供應國。2015年底出口至中國鋁土礦每月接近350萬噸。馬來西亞大多數鋁土礦開采自東海岸彭亨州關丹縣。今年稍早政府取消了開采禁令,但稍晚稱在獲得重啟運作的許可之前,鋁土礦礦商必須進行環境影響研究。政府實施更嚴格的標準操作程序(SOP),包括將每月鋁土礦出口量限制在60萬噸,且在采礦區和居民區之間建立緩沖區。馬來西亞水、土地和自然資源部部長Xavier Jayakumar稱,采礦許可在12月或1月發放后,還有六個月的過程監督。彭亨州正考慮從當地三個礦商開始實施。Xavier稱:“我們希望確保實施SOP,若出現紕漏,將加強這些地區的管理。”他指出提升出口限制取決于關丹縣港口的運力。
外媒9月13日消息,全球第三大精煉錫生產商Malaysia Smelting Corp Berhad(以下簡稱Malaysia Smelting)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該公司預計今年產量不會下降,盡管全球兩大錫礦生產商已表示減產。本月早些時候,包括世界最大的兩家錫生產商 中國的云南錫業和印尼的PT Timah一表示,由于最近錫價暴跌,他們今年將減產約3萬噸,占全球供應是的8%。Malaysia Smelting首席執行官Patrick Yong表示,中國和印尼的產量放緩不會影響該公司獲得礦石的能力,因為兩國沒有向第三方冶煉廠出口錫礦。“事實上,2020年將有幾座新礦投產,導致Malaysia Smelting等錫冶煉廠可獲得的礦石增加,”Yong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其稱,預計該公司自己礦山的礦石產量今年將略有增長。根據該公司的年度報告,Malaysia Smelting去年的精煉錫產量為27,085噸。用于焊接和鉛酸電池的錫的價格今年出現下跌,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放緩導致需求疲軟。錫礦供應的減少也導致冶煉廠減產。Yong表示,一些高成本礦商一直在減產,手工礦商也因價格下跌而停工。其表示,“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供應短缺,而自然的供需效應將產生,推高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