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月13日消息:中國精煉鎳出口今年可能幾乎增加兩倍,因為國內產能過剩將產生另一輪金屬過剩,而這些金屬將不得不被海外市場吸收。
2024年,中國首次成為精煉鎳(一種用于電動汽車電池和不銹鋼的金屬)的凈出口國,年銷量為2.5萬噸。分析機構預計今年出口量可能會增至近7萬噸。
過去10年里,世界市場一直在應對中國鋼鐵和鋁的大量外流,引發了多年來一系列反傾銷措施。經濟放緩和冶煉廠的不斷擴張導致去年夏天精煉銅出口飆升至創紀錄水平。與銅一樣,中國優先確保能源轉型關鍵金屬的充足供應。2024年中國精煉鎳產量增長36%,達到33.5萬噸。盡管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但是為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地方政府幾乎沒有動機去控制冶煉廠。
由于印尼產量激增和需求減弱,精煉鎳(倫敦金屬交易所交割的純度更高的金屬)價格在過去幾年中已下跌一半。精煉鎳是全球基準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交割品。
麥格理集團表示,盡管印尼今年出臺雄心勃勃的減產計劃,但是全球市場供應仍然過剩。
分析師表示,中國鎳金屬出口激增,正出現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注冊倉庫中,并給價格帶來壓力。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庫存在過去一年中增加了一倍多,達到近176,000噸,其中約80%存放在亞洲倉庫中。
不過,精煉鎳出口激增不太可能像其他材料那樣受到其他國家的嚴格審查。這種金屬在全球范圍內以低品位鎳生鐵的形式大量生產,不符合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