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短期進口原料或出現緊張,分離廠產能利用率可能持續低位
2018年6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10個省(區)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并同步安排相關領域環境保護專項督察,重點影響江西、廣西、廣東等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產區的部分企業,因此今年以來,以東盟為主要來源的進口原料給予了大量補充。據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進口碳酸稀土(實物噸)約2.45萬噸,超過2017年全年體量。受環保回頭看影響大多是南方進口原料。近期資源品可能進口受阻,部分南方分離企業的原料可能受到影響。8月以來分離廠已經受原料緊張影響,產能利用率基本僅過半,如果原料持續緊張,可能帶來產能利用率持續低位。同時疊加Q4相對下游需求旺季,可能加劇供需關系的扭轉。
海外龍頭礦企逐步復產/擴產,短期難對國內供給造成沖擊
在2002年之前,海外稀土供給最重要的來源是美國Mountain Pass(氟碳鈰礦),隨后因中國相對低成本礦山的沖擊停產。而澳大利亞Mount Weld(隸屬lynas公司,為全球品位最高的稀土礦)則因為融資和分離廠環保問題投產進度低于預期。
盛和資源開啟MountainPass(MP)礦山復產之路,目前處于試生產階段。
MP礦山于中國2009年限制有色金屬出口后開始復產,但受制于國內低成本的沖擊,在2012-2015年連續三年虧算后,其原股東Molycorp Inc。(MCP)在2015年6月25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2017年中盛和資源控股子公司樂山盛和旗下新加坡貿易子公司贏得競標,盛和資源(新加坡)公司與MP MINE OPERATIONS LLC的系列合作生效后,考慮停產年限較長,2018年以來目前處于試生產階段,產能爬坡尚需時日。
LYNAS預計月度鐠釹產量達到600噸可能低于預期。
Mount Weld礦山開采后的稀土礦經過初加工后,通過海運達到馬來西亞關丹市的稀土提煉廠,根據公司年報,LYNAS公司2017年稀土(REO)產量總計17753噸,其中鐠釹(折合REO)產量5444噸,占全球稀土供給比例約10%。因看好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和風電需求,Lynas預計2019年鐠釹產量達到600噸/月,但目前公司馬來西亞冶煉廠可能面臨新政府在環保問題上的審核,產量可能低于預期。
全球影響力依然強勢,戰略資源品種價格上漲可期。向好情緒先行,重視稀土板塊彈性。
全球范圍來看,中國2017年稀土供給占比達到80%以上,從資源品種、儲量和下游市場上仍然保有絕對優勢地位。國內在政策組合拳有效改善供給,新能源汽車和風電等磁材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低迷的市場情緒有望率先得到緩解,隨著實質性供給端收縮,供需關系有望邊際改善。關注盛和資源(全產業鏈估值角度);五礦稀土、廣晟有色(中重稀土產品結構改善);北方稀土(輕稀土彈性龍頭)、廈門鎢業(業務占比較小)。
風險提示:海外原料供給大于預期,國內督察進展不及預期。